中年以后:绝情一点,冷淡一点,自私一点
2022年08月01日 04:56 • 好文分享 • 阅读 63
年轻的时候,我们习惯于向外看,关心每个人的感受,但最后却委屈了自己,收获了冷漠和怨恨的结果。中年以后,我们渐渐明白,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取悦自己。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取悦自己。如果你付出了,你就能赢得尊重和真诚,自由自在地生活。01绝情一点,永远不要对人太好。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,"中年以后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?"有人回答:"茶不要泡得太浓,不要吃得太饱,永远不要对人太好"。经验越多,越明白真诚不一定能换来真诚,对人好所换来的更可能是寸步难行。 傅雷曾说:"人的心理往往是,他得到的东西不仅不被重视,反而被认为是他应得的权利,最后非但不感激,反而容易产生怨恨"。如果你妥协,别人会认为你是个软柿子;如果你付出,往往会得到更合理的要求作为回报。当我们年轻的时候,我们仍然精力充沛,在需要的时候给别人以帮助,这是一种忠诚。如果你把精力花在别人身上,你就会透支自己,而且别人可能不会感激你的恩情。不要用小的力量去负担,也不要用轻的话语去劝告别人。人生过半,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如果你有能力帮助,那是一种恩惠,但如果你不能这样做,你应该坦率地拒绝。你不会毫无底线地宠爱任何人,也不会毫无原则地讨好任何人。02冷淡一点,你无须对所有人都热情。作家张欣说,一个人最可怕的想法是妄想取悦所有人,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。太过热情只会增加你不被重视的概率。 曾几何时,我们都试图讨好别人以换取他们的关注,以为我们的努力会得到回报,但在某个时候却震惊地发现我们的付出是错误的。人到中年,最大的自我觉悟就是不再对每个人都热情洋溢。学会谨慎选择,区别对待,也许是看待社会交往的最好方式。中年以后,你不需要邀请太多的人进入你的生活。与其期待失望,不如为自己的热情设置一个门槛。要冷眼旁观,仔细筛选你的圈子。一千个过客也比两三个知己好。把你的热情留给那些值得的人,把你的时间花在对你来说很珍贵的事情上,这才是你余生最明智的生活方式。03自私一点,余生最该成全的,是自己。在《为自己活一次》中,蔡康永曾说。 "在成长过程中,我们听到最多的是,你必须忍受和付出,但没有人告诉你,你应该幸福和快乐,你应该学会为自己活一次。"给予当然是一种美德,但没有底线的给予会成为对自己的消耗。在经历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之后,再看这个真理才有意义。过去,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必须爱别人胜过爱自己,所以我们不断地给予。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,并给自己的生活上了发条,自己做一切事情,照顾别人,直到我们筋疲力尽。但是,当我们回顾我们的半生时,我们发现我们已经把自己抛在了脑后。作家毕淑敏说,好好爱自己是简单的常识。生命太短暂了,不能浪费时间和等待,所以与其用所有的委屈来消耗自己,不如学会取悦自己。俗话说:"取悦别人的人很多,取悦自己的人是国王"。只有把自己的桨划好了,你才能成为渡人的船。▽林语堂先生曾说"人生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和过滤掉不重要的杂质,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"。人到中年,要学会把心关起来。没有必要在关系中耗尽自己,也没有必要邀请所有人进入你的生活。当你不讨好别人,不透支自己,活出自己的态度时,你就能体验到生命的温度。图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-
上一篇
勤与能人共事,常与善人相处,闲与雅人交流 -
下一篇
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:舍